登革熱 何謂登革熱?

登革熱俗稱「天狗熱」或「斷骨熱」,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。登革熱發生地區包括熱帶及亞熱帶有斑蚊分布的地區,包括亞洲、非洲、中南美洲及大洋洲等。

感染過程

傳染方式
– 經由病媒蚊叮咬傳播
潛伏期
– 潛伏期約3-8天(最長可達14天)
可傳染期
– 病人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
– 病毒在蚊體內經8-12天的增殖,使蚊子具有感染力
感染性及抵抗力
– 於性別及年齡無顯著差異
– 感染某一型登革病毒患者,對該型病毒具有終身免疫,對其他型別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

病媒與宿主

病媒:斑蚊,在台灣主要為埃及斑蚊,其次是白線斑蚊。

宿主:人,另外在馬來西亞與非洲的研究發現,猴子也是可能的儲存宿主。

 

預防措施

1、宣導民眾作好孳生源清除工作,以及避免被病媒蚊叮咬,包括住屋加裝紗窗、紗門、出入高感染地區宜穿著長袖衣服與長褲、以及在裸露部位噴防蚊液。


2、在社區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,監測病媒蚊密度及明瞭該社區的孳生源所在,以利孳生源清除工作。

 

登革熱治療

 

典型登革熱致死率低於1%


登革出血熱若無適當治療,死亡率可達
20%(WHO),早期診斷並加以適當治療,死亡率可低於5%


登革熱沒有特效藥物可積極治療,一般採行支持性療法


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

資料來源:衛生署疾病管制局

圖片來源:tech.163.co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青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